教务通〔2025〕28号
各二级组织机构:
为贯彻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文件精神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落实《东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行动计划(2025—2030)》,充分发掘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潜力,鼓励我校教职工正确运用AI技术、探索更多AI应用场景,现面向全校教职工征集AI赋能教育教学案例,教务部将组织专家组遴选部分优秀案例编入《东莞理工学院AI赋能教育教学示范案例集(第一批)》,并予以宣传推广。
一、征集范围
鼓励我校教师职工积极申报投稿,本次征集案例的主题包括:
1. 教学模式创新。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,优化教学互动与教学流程,提升课堂互动效率,增强学生参与感,推动课堂从单向讲授向“教-学-评”一体化转型。
2. 个性化学习支持。基于AI分析学生作业、测试等数据,精准识别学习薄弱点,为不同学生提供差异化学习支持,提升学生学习效率、教师辅导针对性。
3. 教学管理优化。借助AI工具简化教学管理流程,提升效率与精准性,减少教师事务性工作耗时,提升学业预警响应效率,增强教学管理决策科学性。
4. 教育资源建设。利用AI技术快速整合优质教学资源,促进资源共享与跨学科融合,提升优质课程覆盖率和资源复用率。
5. 数字素养提升。通过培训或教学实践,有效提升教师或学生掌握AI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增强工具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。
二、案例要求
1. 基本要求:案例应根据真实应用场景编写,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,严禁虚构。案例文档需包含背景、实施情况、成效分析、创新突破、推广价值、反思改进等六部分,排版应严格按照申报书要求。
2. 技术应用要求:案例所涉及技术应用需体现AI特性,而不能仅对传统信息化手段做简单包装。
3. 有效性要求:案例应体现AI技术与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,解决传统教学活动或教育管理痛点,并说明案例实施前后的效果差异;如能提供量化分析则更佳。
4. 推广性要求:案例应具备示范辐射价值,有益于其他教职工学习借鉴,具有较好推广性;内容上避免过于理论化和技术化,可读性强。
三、工作程序及要求
1.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,各二级组织机构组织教职工撰写完善《示范案例申报书》(附件1)。
2. 4月27日前,各二级组织机构完成案例遴选和推荐,并将相关案例材料汇总上报教务部,发送至联系人OA邮箱。逾期不予接收。报送材料包括:
(1)《汇总表》(附件2)盖章扫描电子版;
(2)《申报书》word版及盖章扫描电子版(附件1)。
3. 5月中旬,教务部将组织专家评审报送案例,择优评选第一批AI赋能教育教学示范案例,编入《东莞理工学院AI赋能教育教学示范案例集(第一批)》,并推广宣传。同时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,发放优秀案例荣誉证书,进入东莞理工学院AI赋能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库。
四、其他说明
1. 评选出的示范案例、优秀案例将通过学校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对外展板、《案例集》等方式进行推广宣传,以供校内校外交流、学习之用。
2. 东莞理工学院AI赋能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库的案例及负责人,将优先推荐参评省级、国家级相关比赛或案例评选。
附件:1. 东莞理工学院AI赋能教育教学示范案例(第一批)申报书
2. 东莞理工学院AI赋能教育教学示范案例(第一批)汇总表
教务部(招生办公室)
2025年4月15日
(联系人:翁远航,联系电话:228620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