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研通知

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教研通知 > 正文
2014-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情况通报
作者:  点击数:  日期:2015-06-03

校内各二级教学单位、相关职能部门:

一、整体情况

院系层面:随着审核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步入深水区,激发了院系自我发展、自我管理、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院系内部教学管理机制不断健全,各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扎实推进。学校层面:领导专家听课活动持续进行,教务处不定期抽查日常教学秩序,教学督导对重点教学环节开展专项检查等,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形成了以院系为主体,学校宏观监控引导配合的工作机制,质量监控与反馈职能不断加强,日常教学秩序整体情况良好。

教研教改:围绕省质量工程和校创新强校方向展开,点面结合,层层推进。项目申报:采取学校招标与教师自主申报相结合,分层次立项,省重大项目从校优秀项目中产生;项目管理:强化过程监管,增加经费使用的灵活性;项目结题:注重成果的应用性和推广效果。教研教改工作已成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,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强有力抓手。

课堂教学:大部分教师上课认真负责,教学内容新颖充实,教学方法运用得当,注重与学生的互动,能够严格要求学生。少数教师工作中有倦怠倾向,或照本宣科,教学信息量小;或过于依赖PPT,课堂气氛沉闷;或作业布置、批改不认真。个别教师存在语速过快、对学生不管不问的现象,少数学生班级上课迟到、玩手机、睡觉、旷课等现象比较突出。

考试环节:本学期要求3学分以上必修课安排期中考试,多样化的考试形式,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分散他们的学习难点,端正学习态度,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。对上学期试卷抽查发现,部分课程考试题型单一,试题难度、容量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,学生成绩分布不合理;一些教师阅卷登分、签名不规范,试卷分析应付。

毕业设计(论文):院系对2015届毕业环节管理规范化比较重视,13个教学单位中,有9个单位为确保毕业设计(论文)教学质量,安排了评优、重复率检测不合格、未参加一次答辩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的工作。但是少数专业、个别教师对毕业环节态度不够认真,存在随意降低教学要求的现象。

二、院系工作中的亮点与特色

1、计算机学院:制定《计算机学院期中考试规范》,对命题、成绩提交和成绩分析等进行规范。出台《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规范》,简化规范课目审批、答辩、评语撰写等。制定《计算机学院集体听课方案》,进一步明确听课目的、组织方式与听课情况反馈等。

2、工商管理学院:修订《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》、《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》,根据《工商管理学院院级奖项奖励办法》,评定了教学质量奖、优秀教师奖和优秀指导奖。

3、师范学院: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,召开党政联席会议,商讨学生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。梳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,安排教师持续跟进问题的解决。

4、机械工程学院:率先使用毕业设计(论文)网络管理系统,严格按照系统要求提交相关文档。多次召开学生会议,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、报考研究生、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。各类教学档案管理规范,归档及时。

5、文学院:搭建师生课外实践教学平台,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。如与图书馆联合搭建阅读与写作平台,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;人文试验班每周一次影视沙龙活动;广电专业创办电子杂志《广场》,“粤光杯”摄影活动比赛;“菡萏吐秀”读书报告会比赛等。

6、经济贸易系:加大校企合作步伐,与盟大集团商议建立盟大学院;在2014级学生中开展导师制。

7、体育系:对上学期开设课程考核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,总结课程的不足,对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提出表扬并推广其考核方法。

三、主要问题与建议

1、两校区办学、学生人数不断增加、教学改革此起彼伏的现状,对我校教学管理规范化、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部分院系、教师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理念与内涵认识模糊,使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,迎接审核评估面临诸多挑战。

2、院系是学校办学的主体。借助院系(专业)评估手段,在体制机制方面,下放院系办学自主权,激发院系办学活力,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。

3、在学校确立了“培养应用型人才”目标定位的基础上,尽快出台我校专业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,使教师通过教研教改落实到课程教学活动中,让广大学生早日受益。

4、院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,在企业、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,召集全体教师参加,集思广益,充分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,理顺课程逻辑关系,使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,具有较强的操作性。

5、及时总结卓越班、教改实验班教改成果,定期组织交流推广活动,使更多的教师学生受益。

6、尊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发言权,注重通过座谈会、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学生对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,对收集到的信息做好分析处理和跟踪反馈。

7、莞城校区(1)国际教学部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学生学风较差,影响了我校学生的学风建设氛围。(2)体育课项目少,选修课开设门数不足,教务管理系统不稳定等,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。(3)教学设施亟待改善,如网络、空调、话筒、多媒体设备等,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。

教务处

2015年6月3日